我国的雷达技术不断刷新纪录,能够探测到 8000 公里以外的目标。
要知道,我国南北距离约为 5500 公里,东西约 5200 公里,粗略计算最大纵深长度约 7570 公里。先进的雷达能够覆盖整个区域,此项技术远超美国。这到底有多强大?
中国电科 14 所研发的 P 波段预警雷达,是一款全新的远程相控阵雷达。
它为我国的战略预警搭建了核心的技术支撑,还能够对大量空间目标进行探测和锁定,为提升整体的防御安全,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这款预警雷达精度很高,在探测距离达 5500 公里之外的目标时,能锁定面积约 10 平方米的目标,精度能达 3 平方米的目标,其有效探测距离是 3300 公里。
另外,它还可以检测到地球低轨道的卫星碎片,还有一些诸如航天器残骸之类的目标。
中国的远程 P 波段预警雷达,依靠最新技术打造而成,搭建在呈梯形的水泥方体建筑物之上,配置了规模巨大的相控阵天线,可以灵敏且持续地扫描和捕捉信号,它的外观和美俄的同类预警雷达比较相似。
这款性能强大的雷达,到底部署在什么地方?
它建造了多部,并同时部署于我国的多处重要防御地点。比如在黑龙江省,于一处高达 40 米、位于山坡上的梯形水泥基座之上,面向北美洲执行侦察和预警任务。
此外,在山东某地,在一座山上,也装配有大型的雷达装置,新装配的远程雷达主要的侦察方向为东海区域以及日本。
浙江属于东海战区范围,这里也在某处安装了大型的远程预警雷达,能从多个角度扫描检测日本,台海,朝鲜半岛等位置的防御方向。
再就是新疆地区安装了预警雷达,面向印度方向进行预警侦察,云南的中缅边境也要对印度和印度洋方向加强防御。
这些雷达综合起来对我国的周边进行敏锐的防守和预警,能够及时发现任何可疑情况。
P 波段的雷达属于长波雷达技术,若搭配有源相控阵天线,便可获得更为出色的数据处理能力,能够穿透大气层,精准追踪到微弱信号,并锁定敌方目标。
像洲际导弹、隐身战斗机这类难以被发现的目标,它都能够进行精准识别,其探测能力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。
我国的预警雷达,探测距离能达到 8000 公里,其雷达信号可以直接覆盖太平洋与印度洋等重要区域,这一距离差不多就跟从我国的北京到澳洲一样。
这般强大的扫描能力,让西方心生忌惮和紧张。先进的雷达预警能力,会极大提高中国的防御力量,同时也能给予更有力的保障。
美国的隐身轰炸机、五代隐身飞行器之类的武器,都是凭借自身的隐身性能,想要尽可能达成偷袭的目标,在对方没有任何察觉的情况下给予最大程度的破坏。
但是,如果美国企图谋取这样的打击成效,那么在我国的预警雷达跟前,他们的这种想法肯定无法实现。
在我国,由于高科技军工手段不断强化,其防御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,如今可以开展更全面的预警工作,从而能够在更安全的范围内进行反应安排,增强对来袭目标的反击力度。
P 波段远程预警雷达的耗电量非常大。当然,雷达的耗电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工作环境、工作模式以及外界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。
一般来说,其每小时的耗电量能够达到几千度,甚至还会更多,总工作功率能够达到兆瓦级别。
因此,对雷达的电源储能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既要能够在稳定供电的情况下保障雷达正常运转,同时还得具备让雷达免受电子干扰的技术。
和美俄相比,我国雷达系统的开发时间相对较晚,然而追赶的速度更快,发展的实力也更强。
就拿美国的铺路爪雷达来讲,我国雷达在某些功能上已经实现超越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美国的雷达在与其他军事系统的整体协同联动能力这一方面,其技术更加成熟,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作战体系,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并实施打击,具备更强大的无缝衔接能力。
像铺路爪雷达能够给爱国者导弹提供预警消息,一旦察觉状况就能立刻启动拦截,由于反应速度精确且快速,所以成功率更高。
就当下的状况来说,中国的预警雷达已经可以把所有重要的防御区域完全覆盖,同时还能够对外部的部分关键区域加以监测,这给我国的主动防御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支撑。
而西方鉴于我国雷达技术的发展,心有顾忌而不敢轻易采取行动,即便拥有隐身性能,在我国的预警雷达面前也会失去作用,就像照妖镜一样让敌人的战斗机无处遁形,由此能够推测,无法实现偷袭目的的敌人,根本不敢做出极端的举动。
